“十四五”時期,是中國二十二冶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中邁出關鍵步伐、取得輝煌成就的五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環境與深刻變化的行業格局,中國二十二冶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經營業績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企業綜合實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交出了一份亮點紛呈、成果豐碩的時代答卷,以實干實績慶祝中國五礦成立75周年。
紅色基因潤初心 激活賡續奮斗新偉力
中國二十二冶始終以鋼鐵強國為初心坐標,錨定主責主業深耕不輟,將紅色基因的血脈與與生俱來的使命擔當,熔鑄成砥礪奮進的磅礴動能。近半個世紀以來,二十二冶人執夢前行,既筑就了閃耀時代的精品鋼城,更擎畫了遍布神州大地的標志性工程,譜寫了一部與時代同頻、與祖國共進的壯麗發展詩篇。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7.8級大地震。震后3天一支由冶金工業部第二冶金建設公司1500名黨員骨干組成的分隊,從包頭晝夜兼程奔赴唐山,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在瓦礫殘垣中投入救災。僅僅28天,二十二冶人就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唐鋼第一煉鋼廠復產搶建任務,為震后唐鋼煉出了第一爐“志氣鋼”。之后,又完成了唐鋼煉鐵廠、小型軋鋼廠、中型軋鋼廠、第二煉鋼廠、氧氣廠以及馬家溝耐火材料廠等遭受地震破壞的建筑物和生產設備的搶修及復產任務,受到唐山市和冶金工業部的表揚。1978年2月3日,在二冶唐山抗震救災指揮部和第二十二冶金建設公司籌備小組的基礎上,組建了冶金工業部第二十二冶金建設公司。
1979-1986年,是中國二十二冶開拓前進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先后在12個省市、自治區承建150多項各類工程。1987-1997年,是中國二十二冶深化改革、搞活經營機制、努力發展壯大的重要歷史時期。通過全體職工的艱苦奮斗,二十二冶在施工生產、經營管理、深化改革、技術裝備、隊伍建設、基地建設等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1997年3月到1999年,經過三年的勵精圖治、拼搏奮斗,“三年大變化”目標得以實現,從此掀開了二十二冶改革發展的新篇章。2001-2005年是中國二十二冶實施第一個五年發展戰略規劃期,產值呈逐年增長、利潤呈逐年增加態勢。邢鋼2號高線工程再破全國同類工程最短工期施工記錄,萊鋼3號750立方米高爐工程連續五年創國內同類工程工期最短新紀錄,唐鋼冷軋生產線燃料基地工程獲全國用戶滿意工程獎。2006年公司實現由傳統國有企業向股份制公司的轉變,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2009-2020年,中國二十二冶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強市場競爭綜合實力,企業朝著持續、健康和全面振興發展的方向邁進。
如今的二十二冶,牢記央企的職責與使命,賡續“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在中國五礦和中國中冶的正確領導下,緊跟新時代的鏗鏘節拍,朝著打造基業長青百年老店的目標奮力前行。
“十四五”以來,中國二十二冶積極踐行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使命擔當,遠近結合、統籌謀劃,制定實施“兩步走、兩跨越、兩翻番”的戰略舉措,明確清晰的發展目標,制定可行的思路舉措,重構管控模式,重塑企業文化,以“橫下一條心、做成一件事”的恒心和韌勁,以“一年一條關鍵主線、一年邁上一個新臺階、三年一步大跨越”為奮斗節拍,企業“一利五率”主要指標實現跨越翻番式增長,連續兩年榮膺國務院國資委“雙百行動”標桿企業,連續五年蟬聯中國中冶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同時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雙項大獎,榮獲中國五礦改革三年行動先進單位、公司治理示范企業和科技創新先進單位,連續5年獲評中國中冶科技創新先進單位,高質量發展成色十足。
深化改革增活力 構筑現代治理新體系
構建“整體強”特色管控體系。調整組織架構,建立三層次管理五梯次架構。優化管控模式,明確“總部機關管總抓大做平臺、二級單位管精管細創特色、項目部創優創效創品牌”三級功能定位。打造“1+4”特色管控體系,宏觀層面建立目標考核體系、薪酬激勵體系、崗位淘汰機制、責任追究機制“四位一體”責任體系。運營層面建立市場營銷、履約保障、成本管控、資金回收“四大管控體系”,穿透監管、高效運行,創收創效水平不斷提高。
革新公司治理機制、構建新型經營責任制。堅持“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建設目標,以建設“科學、理性、高效”董事會為核心,縱深推進“決策風險防范科學化、決策管理運作規范化、決策服務保障精細化”,推動治理主體不斷提升“三重一大”科學決策質效。動態完善“三清單一流程”權責體系,推行子企業“一企一策”差異化授權,為重要子企業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建立業績指標“進步指數”評價模型,“五色定位法”績效評價改進機制,實現管理能力整體提升。推進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提質擴面,實施全員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推進干部能上能下、做到員工能進能出、實現薪酬能增能減,扎實推進“三能機制”落實落細。
科技創新強動能 打造數智引領新標桿
科技創新彰顯企業硬核實力。錨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大科技創新+大品牌發展”雙輪驅動,打造“十大優勢技術體系”與“十大業務品牌”,鑄就硬核競爭力。已建成“國家級—省級—中冶級”科創平臺53個。鋼結構深化設計軟件22MCC-DetailWorks打破國際壟斷,“鋼結構智慧制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入選國家工信部示范名單。以“產品標準化、構件工業化、系統集成化”為核心導向,系統構建“中冶綠建1.0-4.0”四大核心體系,首創后澆段內搭接連接體系。1867.10平方米的全裝配式鋼結構研發樓僅用20天完成全部建設內容。
數字化賦能企業管理革新。通過構建三層級駕駛艙、項目智能建造管理平臺及數據治理框架,實現業務流程重構、管理邏輯重塑與數據價值釋放,推動數字化與業務雙向融合、雙向賦能。以制定“1246”戰略、實施“四個一”工程為核心抓手,著力構建三級數字賦能管理體系,實現數字化與業務體系雙向賦能。以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為路徑,完成了以業財一體、項企一體、數模一體為核心的各業務信息系統集成建設,構建起覆蓋公司全業務鏈條管理的一體化信息平臺,為管理效率提升與經營管理升級提供了堅實支撐。
海外發展拓空間 繪就全球共贏新畫卷
以戰略引領開辟海外市場新局面。按照海外業務“實體化管理、屬地化經營、雙模式運營、雙循環聯動、雙風險管控”的管理要求,逐步形成了“2+4+N”的海外市場布局,先后成立2個實體公司、4個辦事處。積極融入世界發展大格局,觸角涉獵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足跡遍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充分發揮在鋼鐵建設、能源化工、民用建筑、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專業優勢和豐富的國際工程管理經驗。中標史上最大化工類EPC項目俄羅斯歐化項目,獲評俄羅斯區域總代表單位,深耕海外核心區域成效凸顯。
以品牌塑造打造海外項目新名片。以優質履約在國際市場擦亮國資央企的金字招牌,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打造“中國標準”。阿爾及利亞奧蘭體育場成功舉辦第十九屆地中海運動會;馬來西亞東鋼煉鋼轉爐項目建安工程首次在海外實現了轉爐包含傾動裝置的整體推裝;馬來西亞馬中關丹產業園110萬噸/年焦化工程榮獲境外魯班獎。巴布亞新幾內亞鎳鈷冶煉廠成功摘取“有色金屬濕法冶煉工藝塔尖上的明珠”;阿爾及利亞馬斯卡哈3800套住房項目等住宅項目以裝配式建筑的核心尖端技術筑造世界標準。
黨建引領把方向 筑牢根魂優勢新基石
聚焦黨建引領,激活發展強勁動能。堅持“聚焦務實出效、創新拓展共享”黨建方針,創新兩項工作機制,聚焦四個中心任務,形成四大特色。構建“黨建日常考核+黨建述職評議+黨建區域互檢”的黨建考評考核機制,堅持一支部一品牌、一項目一特色,推行“五化”工作法。推行項目經理、書記重要事項雙簽字、黨組織書記協助經理兼顧抓履約等創新制度,開展“黨員找難題、黨建補短板、黨建強弱項、黨建加業務”主題活動,推行“五型”項目黨支部建設,探索具有二十二冶特色的“黨建+”、黨建共建、“黨旗飄揚、黨徽閃光”子品牌矩陣。
堅持嚴的基調,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聚焦“33456”主題主線,堅持“大紀檢”理念,構建協同高效“大監督”格局,準確運用“四種形態”,深化“四責”協同,壓實管黨治黨責任,將弘揚正氣、化解怨氣、剎住歪風邪氣一體推進。深入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旗幟鮮明為實干者撐腰鼓勁;深化“一季度一主題”專項治理,讓“微腐敗”無處遁形;構建與分供商“親清”合作關系,堅持“八項常態化聯動機制”,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處置,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堅持“一快一慢,一多一少”辦案原則,對內樹立風清氣正、敢闖敢干的文化氛圍,對外塑造誠信美譽、和諧共贏的企業形象。
聚焦選用育留,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開展“選才、用才、育才、留才”四項工程,扎實推進“三個一批”職業技能隊伍建設,加大年輕干部的選拔力度,堅定不移推動干部交流輪崗,加大對新員工的梯隊培養,強化海外專項人才隊伍建設及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通過建章立制、校企合作、技能培訓、創新攻關、技能競賽等舉措,累計培育出21名全國技術能手,著力打造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文化鑄魂聚合力 塑造基業長青新風貌
凝心聚力,文化潤澤書寫幸福樣本。創建音樂舞蹈、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各類協會,創辦職工書屋、健身房,組建愛心媽媽小屋、提供托管托育服務,營造“團結和諧、健康向上”氛圍。開展義診、反探親等活動,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每周陪伴日、每月活動日、每季度團建日、每半年親情日,開展“快樂工作·健康生活”系列活動,營造積極向上、和諧溫馨氛圍。青年員工集體婚禮、迎新年長跑、迎新晚會、乒乓球賽、籃球賽、單身職工聯誼、書畫攝影展等活動,成為文化建設過程中的閃亮名片。
勇毅擔當,社會責任彰顯央企本色。先后在唐山、邯鄲、邢臺等地完成11座方艙隔離點建設,全力托舉起保障人民健康的“生命方舟”;在10個晝夜內完成涿州污水處理廠搶修復產任務;支援廣東梅州、宜賓筠連等地抗洪搶險,全力協助災區的恢復重建工作;緊急籌備物資連夜奔赴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馳援西藏日喀則抗震救災。捐建脫貧路、致富村、希望小學,委派援疆、援藏、駐村干部……被媒體稱贊“當年千里馳援唐山震后重建的無名英雄,如今仍然是頂天立地的閃光群像。”
回顧“十四五”,中國二十二冶以改革創新的銳氣、數智賦能的智慧、海納百川的胸懷和紅色基因的傳承,書寫了一段波瀾壯闊的發展詩篇。展望“十五五”的新藍圖,中國二十二冶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按照“一年一條主線,三年一個節拍、六年一個戰略目標引領”的奮斗節拍,奮力開啟“兩步走、再轉型,提質增效翻一番”的新征程。加快推動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營模式轉型升級、企業管控體系轉型升級、內外部資源整合能力提檔升級“五個轉型升級”步伐,努力建成“科技領先、人才輩出、治理高效、品牌一流”的國際化工程總承包建設服務商、核心技術裝備智造商、新興產業智慧建設運營商、全生命周期城市投資建設開發商,全面完成“員工安居樂業、企業蒸蒸日上、客戶贊譽有加、社會備受尊重”的誠信美譽幸福二十二冶“畫像”目標,奮力開創內涵式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新局面,為實現“一創兩最五強”奮斗目標和再轉型再升級作出更大貢獻,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征程上奮勇前行!